返回

英語詩歌的韻律

在廣東話和普通話的詩歌裡,大多數會追求通篇押韻,換句話說,在每一句最後一個字都同韻。例如:

李白《送友人》

青山橫北郭,白水繞東
此地一為別,孤蓬萬裡
浮雲游子意,落日故人
揮手自茲去,蕭蕭班馬

但英語的詩歌往往不會這樣做,大多數像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一樣,只會兩句兩句押韻。這並不是因為他們不喜歡、不懂這個技巧,而是因為英語要這樣做的話太難,基本上不可能。

奧威爾的名著《一九八四》其中一個交談的片段說明了這點。

主角Winston在羈留的地方意外地遇到愛國詩人Ampleforth,想不到對方這樣低調,不搞政治的文人,怎麼會得罪老大哥。Ampleforth就解釋說:

「這真是無可避免的,」他自言自語,「我想到一個例子,肯定是那次一時不慎。

「我們在出版一部Kipling的詩集。其中一句詩的最後一個字『God』(神)我沒有改掉。

「沒有辦法啊!」他很氣憤,「這一行詩沒法改。押的韻是『Rod』(杖)。英語的全部詞彙裡,能押這個韻的就只有十二個。我好幾天絞盡腦汁,就是想不到另一個字。」

談到文學,Ampleforth煩惱的神情就消失了,好像很興奮,眼中閃著光芒。真是一個書呆子。

「你知道嗎?」Ampleforth說,「英語缺韻這個事實,決定了英語詩歌的全部歷史!」

詩歌反映出語文的特點。了解語文的歷史文化背景,才算是真正聽得懂。